《佐藤大 : 超快速工作法》读书笔记

全文共4948字, 阅读约需13分钟 发表评论

相信很多人都会从网络上看到不少关于 nendo 设计工作室的作品,这个被誉为世界第一的网红设计工作室。这几天花时间看了《佐藤大:用设计解决问题》和《佐藤大 : 超快速工作法》,以下是从书中摘记关于《佐藤大 : 超快速工作法》的内容,分享给大家。

作者简介:
佐藤大,设计工作室nendo创始人。从事建筑、室内装修、生产、平面艺术等多维度的设计,被美国《新闻周刊》(Newsweek)评选为“最受世界尊敬的100位日本人”之一,还被《Wallpaper》(英国著名设计杂志)、《Elle Décor》(著名时尚杂志ELLE旗下的家居主题杂志)评为年度设计师,所获设计奖项众多。佐藤大的很多作品被收藏于美国纽约近代美术馆、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、法国巴黎蓬皮杜中心等世界重要美术馆。著作有《由内向外看世界:佐藤大的思考法和行动术》、《佐藤大:用设计解决问题》,均有不错的市场表现。

 


工作的质量,取决于速度。
实际上,如果真正注重速度,工作质量就能得到大幅提高。另一方面,如果能在约定时间内完成设计,令客户满意了,新业务自然就会找上门来。

P6
集中精力,只处理眼前的工作。
保证让自己得到充分的休息,从不勉强为之。

P7
工作应一分为三,时间安排应预留三分之一。
设计工作中,重要的不是“画图的速度比别人快两倍”,或“别人需要花一个小时来思考创意,自己却只花30分钟就想出来了”。真正重要的,是有能力“同时思考或进行大量不同的工作”,或创造出那样的环境。

P8
如果完美地列出了工作的先后顺序,在完成一项工作之后就不会拖泥带水,而是能马上开始下一项工作。

P9
利用碎片化时间,做可以完成的工作。

P10
在工作中,一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临时进来的项目,也可能因为某些意外而不得不花时间应付。如果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,一旦发生类似的突发事件,就容易让之后的其他安排前功尽弃。
一旦开始,务必完成。因为如果将一件工作中途搁置,那件事情就会随时占据着自己的脑海,这会给我们的大脑增加负担。
每一项工作都必须做到“保存即结束”。

P11
如果一直投身于同一件工作之中,有一个坏处 - 即会越看越习惯。为了能带着全新的目光重新审视它,就有必要将大脑“重启”。

P12
不要试图控制“热情”。
“忘记“还有一个作用,就是筛选无用信息。
留出时间来,当大脑中只留存有真正重要的信息时,再开始进行新一轮思考,这样的结果才不会偏离核心。

P14
设定信息输入日和输出日。
为了丢开片面之见,冷静客观地看待项目,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“进行大量项目,忘记已经结束的工作。”

P16
做当下最想做的,加速大脑运转。
为了能找到最适合当时状态的事情,通常需要我们提前展开工作。
如果需要撰写杂志文章,我一定会在离截稿日期很久之前早早地将其放入NOW的文件夹里,这样可以清楚地给自己留出“现在不想写,晚点再写吧”的时间,游刃有余地完成这项工作。
只要有提前开展工作的习惯,当你完成一项紧张的工作之后,稍有余暇休息片刻,突然想到“那么,接下来该做什么呢!”的时候,就能立即在众多选项中选出最适合当下状态的工作。
如果总能选出“自己想做的,并能集中全力完成”的事情,工作的速度和质量自然都能得到提升。
给大脑预热,提升运转速度。

P19
让信息“可视化”,省去“寻找的工夫和时间”。
为了大脑能完成高质量的工作,任何会给自己带来压力的事情我都不会做。
一旦觉察到了压力,大脑就无法很好地为自己工作。因此,我会尽量照顾自己的大脑,尽量注意不给它增加负担。
我也不回做详细的时间表,原因之一也是严谨安排时间太过麻烦,一旦准备规划就感觉负担重重。
不需要用到大脑的地方,我会尽量让大脑休息。

P21
尽量不让热情降低。
在瓶颈和烦恼之前就及时停止。
与其苦思不得其解还硬要思考,然后导致自己热情降低,不如在眼看着要进入瓶颈的时候及时调整思路,换换脑子去思考别的问题。
最后也想不出什么漂亮方案。若留到第二天解决,即使这一天本来“大脑状态很理想”,也会感觉到难以提起干劲来。
在不太能思考出什么的时候,完全不会开始思考。
无论任何时候都能保持80分以上的作品,这就是专业。
休息日果断放缓节奏,让大脑休息。
我认为,这种时候,尝试稍微做一点“无用的事情”会比较有效。因为当我们的大脑被给予不想要的事物时会本能地抗拒。应该休息的时候就好好利用大脑的这个特征,及时关闭“战斗模式”。
规划好“信息输入日”“思考创意日”和“接受采访日、与人谈话等信息输出日”,就不再需要在一天之内将大脑调整到轻松或紧绷的状态,这样可以大大减低大脑的负荷。

P29
不依赖于环境。

P31
让你的身边空无一物。
只有像美术展览馆那样空旷的空间,才适合深度思考。

P34
尽量不要把能量消耗在与工作重点无关的地方。
虽然我喜欢经常阅读杂志,但半年以上的杂志我都会全部扔掉,也不会剪新闻。至于邮箱,我设置了只要发出或接收超过三天以上的邮件一律从电脑上删除。我也不会将看过的信息拍照存在数码相机里。总之,信息就要“不断丢弃,避免积累。”

P35
渐渐地,我发现所谓信息,遇见的时候存留在脑海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应该顺其自然让它渐渐淡去。
不因为“有保存记录”而安心,反而能更加用心地对待信息。
果断“丢弃信息”,就不用再花精力做数据的保存和管理工作了。
杂志的剪贴、旧的邮件数据、拍摄的照片等,如果想要管理得当,就一定会话费相应的时间和精力。如果达不到想用的时候立马可以使用的状态,保存也是全无意义的。索性省去管理数据所话费的时间,这样工作也会相应高效很多。

P39
日常工作中,我习惯把完成时间设定得比实际截止日期早很多。比如本来是三周后交给客户,我会先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:“在一周之内完成。”
重点是要把目标按照“肯定无法达成”的标准设定。重复体验几次这样的状态之后,以前觉得不堪重负的压力,也会觉得轻松得多。
体验用一个小时写完一篇稿件的感觉,是“能在保证稿件质量的前提下在一个班小时之内写出好文章”的跳板。

P42
要思考“如何才能做到”,核心是“资金”“人手”“时间”这三点。

P43
只要时刻想着如何才能减少步骤且完成目标,一次来缩短工作流程,就能减少总体花费的时间。
在面临大量的选择的时候,养成习惯这样思考,“如何才能更高效地把备选项限定在精确度高的选项之中”,就能有效帮助你无论在什么行业都能提高工作效率。
选项太多必然难以抉择,所以首先要把选项浓缩到两个,然后再也游戏般的心态,依靠直觉做出选择。
如果因为纠结选什么而停下来,马里奥势必会落入敌人之手,又牺牲一次生命。
假如真的判断错误了,如果是快速决定并且推进的花,也比较容易在意识到错误之后能有时间补救。过多地把时间花费在“做决定”这件事上,比做出错误决定的影响更不好。

P47
更重要的,是如何从多个项选择之中筛选出两项的能力。
我经常关注的是哪两个“优势最明显”,且“方向性完全不同”。
虽然每个选项都必然有优缺点,但我并不认为缺点少就好。即使风险较大,我也会优先选择优势较明显的那一个。
所谓好的过程,无外乎就是指与结果直接相关的过程。
想清楚什么样的练习对“在比赛中打出一个安打”来说是必要的,然后把精力花在这样的练习之上。

P53
保持“前倾”的姿势,有利于加速工作。
打开要面子和恐惧的心结,工作速度就能得到极速提升。
即使结果不是那么立竿见影,但只要权利挑战过,必然会有所获。
“十年后想做的事”,现在就做。
我认为,如果有一件自己发自内心想做的事情,无论需要多少时间、多少金钱,都最好能尽早做完。因为那些看到这个作品的人会聚集在你的身边。久而久之,你就可以渐渐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来了。
重要的是,目标明确之后,先在心里勾勒蓝图,寻找什么是必须做的,然后再决定“今天要做什么”。

P67
如果既没有分析过问题,也不清楚如何和客户达成统一,就一味盲目操作,是不能指望提高速度或质量的。
在遇到“即使勉强这样做,也不回顺利”的时候,有必要拿出勇气,果断叫停。

P75
企业对自身的认识,也经常可能与现实不符。

P77
重新审视与用户之间的交流方式。
拥有激情的人们可能容易因为那些已有的东西而固执己见。

P88
一个人越是认真投入在工作中,越难以认识到自身的优势。

P93
构思创意其实类似于解答数学问题。不管是花上一周时间还是五分钟去阶梯,如果答案反正都是一样的,当然是五分钟解答出来更好。并不会因为花费的时间不同,得出的答案的质量就跟着发生变化。
如果只花了5分钟就想好了创意,留给试做和制造的时间就越多。
重要的是应该果断舍弃不惜为工作投入时间是可敬的陈旧观念,时刻不忘思考这个工作的品质会因为时间花费的多少而发生变化吗?
对我来说,创意犹如寿司。若是长时间握在手心不放,可能自身的体温会传进去,即让刚开始构思出来的创意带上不必要的自我性。因此,我从不会花费很长时间去思考某个创意,而是一想到就立即停下多余的思考,做到及时保存,及时终止。
我也经常让思考出来的创意闲置两三天之后,再着手准备向客提案。

P96
积极思考“未来的目标在哪里”,并和客户一起,不断为之努力,这十分重要。

P101
思考创意时,“关注违和感”,很多时候都能给人以启发。

P117
所谓有突破力的创意,就是能让所有人都有共鸣。

P123
提案的目的不在于说服对方,而是努力让对方认可自己。
提案中没有一个是淘汰方案,而且做提案时,我也从未想过在这数个方案中,哪个方案就一定可以。
因为我很看重和客户一起探讨项目的方向。
最开始订好一个核心,这也不是提案方单方面决定的,而应该留出时间让客户自己做决策,这对于确定项目方向来说至关重要。
“如果不在乎成本,以吸引年轻消费人群为目标重新审视产品”“如果对现有商品进行部分改良,节省一半成本”等等。提出这样的选项,就没办法在其中掺杂过多个人的情感。

P132
所有风险,有言在先。
长远来看,没有什么选择是可以完全不必冒险的,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判断出应该在哪里冒险。

P133
所谓提案,就是给对方赠送礼物。
为了不让“礼物”暴露,尽量不要过于偏颇某一方向的问题。让客户抱着新鲜的心态来听去我们的方案。
应该设身处地地考虑到客户的立场和每个阶段的心情,思考怎么做才能让客户心情愉悦地接受自己送上的“礼物”。

P137
我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么多果断大胆的提案,是因为内心坚信,自己是在十分真诚地工作着。
迅速做出回应能有效提高客户的满意度。

P142
带着想要超越客户期待的心态工作。

P144
如果一开始就主动将门槛设得较低,过程中再遇见不得不见底水平的时候,就有可能变成一个不太具备存在价值的产品。

P146
我认为所谓设计,并不能单纯从一个产品是否能畅销来判断价值。更重要的是,这个设计能带来多大影响。

P151
我工作时心中的念头就是“只追求品质即可”。为了提高品质,我从不吝惜花钱,也从不会琢磨“这是多少钱的订单?”“这么做能够赚到钱吗”等问题。
如果心中有数,不天真地期待所有投入都能得倒回报,即使最终真的浪费了也不会介怀。
真正的无用事自己认为无用。

P157
比起存钱,经常思考钱应该花在哪里,不断投资。
在所有人都不努力的地方拼命努力,的确能够大大提高投资效率。

P162
同样是制作作品,用时一两个月和勇士一周所做出来的东西,所调动的”肌肉“是完全不同的。
体会到速度感之后,将工作做到极限,然后人情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到什么程度,这样就能帮助认识到高效工作的必要性。
为了有朝一日能在工作中达到最快速度,就需要提前体验达到最快速度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。

P166
因为是众人聚集在一起商量,往往容易忽略创意的品质,而认为因为是大家一起想出来的,肯定是好点子。在头脑风暴中,往往倾向于选择大家都不太容易反对的创意,很难产生我之前提到的让所有人士气高涨,富有突破力的创意。

P169
所谓”漂亮“”帅气“这些不过是设计的表面。也有人认为概念就是目标用户大概是这样的人群,所以这个产品应该这样设计…等,但个人认为这种意义其实也是浮于表面的。
我所认为的概念,就是“能在电话里用三言两语向某个人说清楚的,可以说是言简意赅的表达” “在电话里就能让对方感觉这个不错哦!”的东西。

P172
只要回到项目的核心去看,即使同样是削减成本,也能上掏出相对能保留核心概念的方案。
欲想号召他人,首先自己要乐在其中。

ps. 书籍封面图片来自豆瓣
题图来自Unsplash,基于CC0协议

最后更新:2022年02月03日 00:00

# # #

上一篇

聚焦产品的核心功能

下一篇

个人网站重新上线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